Click to edit and add your own text. Change the font, size or scale to get the look you want.
白青長茶作坊
Since 1959
看茶做茶,看天做茶
每一步看似簡單的包種茶製作工序都富含者百年經驗,在1881 年吳福老引進安溪縣王義程創製的包種茶製法。因將俗稱「種仔」的青心烏龍品種製成烏龍茶再加以薰花改製,用四方形毛邊紙包裝,而成為包種茶名稱的通俗由來。
在 1912 年南港、內湖及深坑地區採用不薰花卻能散發花香味的改良式包種茶製法。1920 年因戰爭改變銷售市場,遂委由魏靜時與王水錦兩位先生講習推廣生產售價較高的改良式包種茶,成為現代包種茶製法的基礎。當時生產的地區在現今新北市與台北市行政轄區內,日據時期多隸屬台北州文山郡管轄,而統稱為「文山包種茶」。
包種茶製作流程
採收茶葉
採收茶葉可分為兩種方式,一是人工採摘二是機械式的採摘。
人工採摘可以選擇合適的大小,例如一心二葉、一心三葉或四葉等,採製包種最合適的大小是一心三葉,若第四葉還是軟嫩依樣可以採製包種茶。
採摘大小是依照加工方式決定,同樣是一心二葉製作的東方美人與一心二葉(1.5-2.5cm)製作的包種茶(2.5-4.5cm)成熟度截然不同。
人工採摘可以獲得漂亮的採摘大小,但相對的速度緩慢,一個人力採摘一小時約莫10台斤。坪林更因為人力短缺約莫在2000年後開始使用機械採收。
坪林目前主要以機械採收為最佳方式,透過雙人式的採茶機快速的採摘茶葉,茶園管理得當弈可以獲得漂亮的一心三葉茶葉緻做包種茶。
機械採收是透過動力剪刀的方式採取茶葉,再經由風力將茶葉輸送至收集袋裡,一個小時的時間約莫可以採收800台斤的茶菁。亦可在最短時間內進入下一個製程。
由於包種茶是屬於條索狀的茶葉,茶乾可以在最後使用電腦色選機精準的將枝葉分離,並且透過顏色篩分獲得墨綠色的茶葉,顏色偏黃或是草綠色則會分開存放。